少喝這兩種水,遠離食道癌風險胃痛,多喝水;感冒,多喝水;姨媽痛,多喝水…… 水是生命之源,“多喝水”三個字,早已成為“包治百病”的萬能句式。多喝水是好,但喝對“水”也很重要。有兩種“水”,喝多了反而會惹病上身,甚至悄悄招來癌癥! 常喝2種“水”,悄悄招來食管癌 1. 太燙的水 多熱的水算“太燙”呢?答案是:65℃以上。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已將65℃以上的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,超過這個溫度的白開水、茶、咖啡、湯水,都有致癌風險。 食管表面的黏膜嬌嫩而脆弱,超過65℃便能燙傷它。有的人愛喝剛沏好的茶,溫度甚至達到了80℃。 偶爾的燙傷還能自我修復。但如果太頻繁,就會導致不正常的“異型性”細胞會越來越多,最終發生癌變。即使不得癌,口腔、食管、胃等部位,都難免受損。 Tips:剛煮好的水,一定要放一放、涼一涼再喝,用嘴唇抿一下,感覺不燙口就行。 有些人可能會說:“我就是不怕燙,怎么喝都沒事!”醒醒,這還真不是件好事。 能接受較高的進食溫度,說明你的黏膜在反復的刺激下已經增生變厚,對溫度不敏感了,更容易得食管癌。所以,不怕燙的朋友平時更該注意。 2. 酒 酒精與唾液接觸后轉化為乙醛,乙醛屬于1類致癌物,對人體有明確的致癌性。 乙醛在唾液內的水平,比在血液內高10~100倍,對消化道危害極大。 據統計,約60%的食管癌患者嗜好飲酒。瑞典德隆大學研究發現,45歲以上的男性如果少飲酒甚至不飲酒,患食管癌的風險會降低5成。 酒不僅會招來食管癌,還能導致肝癌、胃癌、腸癌等多種癌癥,總之少喝為好。 有人認為小酌有益,但《柳葉刀》一項調查稱:酒精對身體的傷害很難界定“安全限量”,多喝一點,傷害就多一分。 看到這里,有朋友可能會問:“說到致癌的‘水’,我就想到了隔夜水和千滾水,怎么上面沒提到呢?” 這還真是冤枉它們了! 隔夜水、千滾水會致癌? 說隔夜水、千滾水致癌,理由都是亞硝酸鹽含量多。但這個“多”,遠遠達不到致癌的程度。 有句話說得好:“拋開劑量談毒性,都是耍流氓!” 一般的“隔夜”、反復加熱,并不會導致亞硝酸鹽含量超標。有一個直觀的對比:即使加熱次數過百,水中亞硝酸鹽的含量也不及一根火腿腸。 不過關于隔夜水,有一個問題倒真該注意一下:放置時間過長的水易變質,所以水燒好后不要久存,要保存也得放在密封容器里,以免細菌滋生、污染。 說完“水”,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致癌“兇手”。 食管癌最愛這5個字 都說“病從口入”,食管癌更是如此。除了“燙”和“酒”,食管癌最愛的還有三個字:“硬”、“腌”、“煙”。 1. 硬:偏硬、粗糙食物 食管嬌嫩的粘膜不僅怕燙,還怕粗糙。過硬、過于粗糙的食物通過食管時,會擦傷粘膜上皮,久而久之易引起慢性炎癥,甚至誘發癌變。 另外,吃得太快,咀嚼不充分,也會增大對食管黏膜的摩擦。 2. 腌:腌制食物 咸魚、腌肉、咸菜等腌制食物,不僅高鹽,亞硝酸鹽的含量也偏高。長期食用,會增加患癌風險。 而且,這些食物在制作過程中還可能受到霉菌污染,像白地霉菌、鐮刀菌、黃曲霉菌等,其毒素也會對食管粘膜造成損害。 3. 煙 煙草的危害不用多說。它和酒一樣被列為1類致癌物,會增加食管癌、胃癌、肺癌、口腔癌等多種癌癥的患病風險。 除此之外,遺傳因素的影響也不容小視。 據統計,食管癌患者中,有家族史的占到了64~69%。因此,即使沒有癥狀,也建議這類高危人群定期做篩查。 至于普通人群,如果發現這些食管癌的早期信號,就要盡早上醫院檢查:
上一篇: 汽車保險上這四個救援項目是免費的
下一篇: 聯系我們
|